![]() 藜芦 【拼音名】Lí Lú
【别名】葱苒(《本经》)、葱葵、山葱、丰芦、蕙葵、公苒(《吴普本草》)、葱苒(《广雅》)、梨卢(《本草经集注》)、葱炎(《别录》)、葱白藜芦、鹿葱(《本草图经》)、憨葱(《儒门事亲》)、旱葱(《山东中药》)、山棕榈(《农药植物手册》)、山白菜、芦莲、药蝇子草、山苞米(《辽宁经济植物志》)、人头发、毒药草(《四川中药志》)、七厘丹(《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处方名】藜芦,力芦,梨芦,山葱,憨葱等。
【商品名】藜芦,黑藜芦。以根茎肥壮、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5~6月未捆花茎时采挖,除去苗叶,晒干或用开水浸烫后晒干。
【药用】为双子叶植物药百合科植物黑藜芦的根及根茎(Falsehellebore Root and Rhizome)。
【功效】涌吐风痰、清热解毒、杀虫。
【主治】治中风痰涌,风痫癫疾,黄疸,久疟,泄痢,头痛,喉痹,鼻息,疥癣,恶疮。
【性味】苦辛,寒,有毒。①《本经》:“味辛,寒。”②《别录》:“苦,微寒,有毒”
【归经】①《本草经疏》:“入手太阴、足阳明经。”②《本草再新》“入肝经。”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2分;或入丸剂。外用:研末,XIU鼻或调敷。
【用药忌宜】体虚气弱及孕妇忌服。①《本草经集注》:“黄连为之使;反细李、芍药、五参,恶大黄。”②《纲目》:“畏葱白。服之吐不止,饮葱汤即止。”③《本草从新》:“服之令人烦闷吐逆,大损津液,虚者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