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草,中药名。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江南各省均有分布。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切段生用。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湿退黄之功效,可用于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等症。 现代研究,该品主要含酚性成分和甾醇、黄酮类、氨基酸、鞣质、挥发油、胆碱、钾盐等。还具有排石,抑菌,抗炎作用,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此外,荨麻科植物镜面草,其别名之一,也称金钱草。
【植物别名】 神仙对坐草、地蜈蚣、蜈蚣草、铜钱草、野花生、四川大金钱草、大金钱草、对坐草、一串钱、临时救、黄疸草、一面锣、金钱肺筋草、藤藤侧耳根、白侧耳根、铜钱花、水侧耳根、大连钱草、遍地黄、黄花过路草、龙鳞片、真金草、走游草、铺地莲。 镜面草,别名翠屏草等。为荨麻科冷水花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分布于云南与四川西南。其全草可供药用,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消肿之功效;主治丹毒;骨折。 【中药名】金钱草 【英文名】HERBA LYSIMACHIAE 【原植物】Lysima chiachristinae Hance 【科属分类】 报春花科 【药用部位】以植物的全草入药。 【功效分类】利水通淋药;清热解毒药;散瘀消肿药。 【品种考证】该品首载于《百草镜》,名“神仙对坐草”,云:“此草清明时发苗,高尺许,生山湿阴处。叶似鹅肠草,对节,立夏时开小花,三月采,过时无。”《纲目拾遗》中亦载有“神仙对坐草”曰:“一名蜈蚣草。山中道旁皆有之,蔓生,两叶相对,青圆似佛耳草,夏开小黄花,每节间有二朵,故名。”《植物名实图考》所载“过路黄”之二,曰:“过路黄,江西坡膛多有之。铺地拖蔓,叶如豆叶,对生附茎。叶间春开五尖瓣黄花,绿跗尖长,与叶并茁。”以上《百草镜》与《纲目抬遗》中所载“神仙对坐草”,《植物名实图考》中所载“过路黄”,均与今金钱草的原植物相符。 【药材基源】 该品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的干燥全草。 【产地溯源】 主产于四川及长江流域各省区。多自产自销。 【性状鉴别】 全草多皱缩成团,下部茎节上有时着生纤细须根。茎扭曲,直径约1mm;表面红棕色,具纵直纹理;断面实心,灰白色。叶对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宽卵形或心形,全缘,上面暗绿色至棕绿色,下面色较浅,用水浸后,透光可见黑色短条纹;叶柄细长,叶腋有时可见花或果实。气微、味淡。以叶大、色绿者为佳。 【性味归经】 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效主治】 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肝胆及泌尿系结石;热淋;肾炎水肿;湿热黄疸;疮毒痈肿;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联系人:卜小涛 手机:18712295187 QQ:1252573805 地址: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中心汽车站东魏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