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粉防己、粉寸己、汉防己、土防己[浙江]、石蟾蜍、蟾蜍薯、倒地拱、白木香、猪大肠 【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 Moore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净,除去粗皮, 晒至半干,切段,个大者再纵切,干燥。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圆柱形、半圆柱形或块状,多弯曲,长5 ~10cm。直径1~5cm。 表面淡灰黄色, 在弯曲处常有深陷横沟而成结节状的瘤块样。体重,质坚实,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较稀 疏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 【性味归经】苦,寒。归膀胱、肺经。 周边色较深,切面灰白色,粉性,有稀疏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 备注: (1)防己自古以来分为汉防己和木防己两大类,一般习惯所称的汉防己实际上是防己科的粉防己, 而不是马兜铃科的汉中防己Aristolochia heterophylla Hemsl.,商品木防己则为马兜铃科的广防己和汉中 防己,有时也包括防己科的木防己。现时中医应用防己的经验是:汉防己偏于利湿走里,可利小便以 消肿;木防己偏于祛风而走外,用于祛风湿以止痛。 对寒湿痹痛,须用温经止痛的肉桂、附子等药同用。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可与椒目、葶苈子、大枣等配伍同用。 若属虚证,常与黄耆、茯苓、白朮等配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