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龙骨
【产地】宁夏
【别名】陆虎遗生、那伽骨、生龙骨、煅龙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花龙骨、白龙骨。
【药材基原】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
【药源分布】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青海、云南等。药材产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内蒙古、湖北、四川、云南、广西、青海等地。动植物生态环境:生活在温暖环境中。主要产于第三纪沉积岩(泥质岩、粉砂岩)及第四沉积物中。经地壳活动,与砂、泥质混合堆团,结成化石或岩层。
【性味】甘涩,平。
【归经】入心、肝、肾、大肠经。


龙骨块
【功能主治】重镇安神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①《本经》:"主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 ②《别录》:"疗心腹烦满,四肢痿枯,汗出,夜卧自惊,恚怒,伏气在心下不得喘息,肠痈内疽,阴蚀,止汗,缩小便,尿血,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藏。""白龙骨疗梦寐泄精,小便泄精。" ③《药性论》:"逐邪气,安心神,止冷痢及下脓血,女子崩中带下,止梦泄精,梦交,治尿血,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健脾,涩肠胃,止泻痢,渴疾,怀孕漏胎,肠风下血,崩中带下,鼻洪,吐血,止汗。" ⑤《珍珠囊》:"固大肠脱。" ⑥《纲目》:"益肾镇惊,止阴疟,收湿气,脱肛,生肌敛疮。"
【采收储藏】挖出后,除去泥土及杂质。五花龙骨质酥脆,出土后,露置空气中极易破碎,常用毛边纸粘贴。
该品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的化石。
涂成超产地药材直销
联系人:涂成超
电话:0558-5330086
手机:13004023389
Q Q:775008239
地址:亳州市中药材交易中心5栋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