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羌活的干燥根茎和根。
[植物形态]羌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常紫色,有纵沟纹。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具柄,基部两侧成膜质鞘状,叶为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4对,卵状披针形,小叶二回羽状分裂边缘缺刻状浅裂至羽状深裂,最下一对小叶具柄;茎上部的叶近无柄,叶片薄,无毛。复伞形花序,伞幅10~15;小伞形花序约有花20~30朵,花白色。双悬果长圆形,主棱均扩展成翅。花期7 月,果期8~9月。
[药材形状]按药材形态分为“蚕羌”、“竹节羌”、“大头羌”和“条羌”等。蚕羌为略弯曲的根茎,环节紧密似蚕,长4~13cm,直径 0.6~2.5cm。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有点状根痕及棕色破碎鳞片,外皮脱落处呈棕黄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有放射状裂隙,皮部棕黄色,可见黄色分泌腔,习称“朱砂点”,木质部黄白色,髓部黄色至棕黄色。气香,味微苦而辛。根茎环节疏生似竹节状者,习称“竹节羌”。条羌为根茎及根,呈类圆柱形,长10~15cm,直径1~3cm,根茎部具茎基及叶鞘残基,根部具纵纹及皮孔。气味较淡。
[功效]散寒解表,祛风湿,止痛。
[应用]
1、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疼。本品辛温,气雄而散,发表力强,主散太阳经风邪及寒湿之邪,有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故善治风寒湿邪龙表,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痛者,常与防风、细辛、苍术、川芎等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若寒湿偏重,头痛身重者,可配伍独活、稿本、川芎等药,如羌活胜湿汤。
2、用于风寒湿痹,户臂疼痛。本品辛散祛风、味苦燥湿、性湿散寒,能去除风寒湿邪,通利关节而止痛,且作用部位偏上,故善治腰以上风寒湿痹,尤以户背肢节疼痛者佳,多伍防风、姜黄、当归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作用注意]本品气味浓烈,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尽善尽美弱者不宜服用。血虚痺痛,阴虚头痛者慎用。
【英文名】 RHIZOMA ET RADIX NOTOPTERYGII
【别名】蚕羌、竹节羌、大头羌、狗引子花、曲药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背翅芹)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 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 的干燥根茎及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制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状】
羌活:为圆柱状略弯曲的根茎,长4~13cm,直径0.6~2.5cm。顶端具茎痕。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脱落处呈黄色。节间缩短,呈紧密隆起的环状,形似蚕习称“蚕羌”;节间延长,形如竹节状,习称“竹节羌”。节上有多数点状或瘤状突起的根痕及棕色破碎鳞片。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有多数裂隙,皮部黄棕色至暗棕色,油润,有棕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射线明显,髓部黄色至黄棕色。气香,味微苦而痢?/p>
宽叶羌活:为根茎及根。根茎类圆柱形,顶端具茎及叶鞘残基,根类圆锥形,有纵皱纹及皮孔;表面棕褐色,近根茎处有较密的环纹,长8~15cm,直径1~3cm,习称“条羌”。有的根茎粗大,不规则结节状,顶部具数个茎基,根较细,习称“大头羌”。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味较淡。
【含量测定】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Ⅹ D)测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2.8%(ml/g)。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能主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用法用量】 3~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