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补
Rhizoma Drynariae
(英) Fortune’s Drynaria Rhizome
[别名] 毛姜、猴姜、石岩姜、申姜。
[来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ze.)J.Sm.的根茎。
【英文名】 RHIZOMA DRYNARIAE
【别名】肉碎补、石岩姜、猴姜、毛姜、申姜、爬岩姜、岩连姜
【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 Sm.的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鳞片)。
【制法】
骨碎补: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烫骨碎补:取净骨碎补或片,照烫法(附录Ⅱ D)用砂烫至鼓起,撞去毛。
【性状】本品呈扁平长条状,多弯曲,有分枝,长5 ~15cm,宽1 ~1.5cm ,厚0.2~0.5cm。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柔软如毛,经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及上表面均具凸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及须根残留。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维管束呈黄色点状,排列成环。无臭,味淡,微涩。
【性味归经】苦,温。归肾、肝经。
【功能主治】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用法用量】 3~9g;鲜品6~15g。外用鲜品适量。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Rhizoma Drynariae
(英) Fortune’s Drynaria Rhizome
[别名] 毛姜、猴姜、石岩姜、申姜。
[来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ze.)J.Sm.的根茎。
【英文名】 RHIZOMA DRYNARIAE
【别名】肉碎补、石岩姜、猴姜、毛姜、申姜、爬岩姜、岩连姜
【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 Sm.的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鳞片)。
【制法】
骨碎补: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烫骨碎补:取净骨碎补或片,照烫法(附录Ⅱ D)用砂烫至鼓起,撞去毛。
【性状】本品呈扁平长条状,多弯曲,有分枝,长5 ~15cm,宽1 ~1.5cm ,厚0.2~0.5cm。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柔软如毛,经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及上表面均具凸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及须根残留。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维管束呈黄色点状,排列成环。无臭,味淡,微涩。
【性味归经】苦,温。归肾、肝经。
【功能主治】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用法用量】 3~9g;鲜品6~15g。外用鲜品适量。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