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根据原植物和药材性状的差异,黄精可分为姜形黄精、鸡头黄精和大黄精三种。姜形黄精的原植物多花黄精,鸡头黄精的原植物为黄精,而大黄精(又名碟形黄精)的原植物为滇黄精。三者中以姜形黄精质量最佳。
![]() 【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滋肾润肺,补脾益气。
【应用】 1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及肺肾阴虚的劳嗽久咳等。2用于脾胃虚弱。既补脾阴,又益脾气 3用于肾虚精亏得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消渴等。
【用法用量】煎服,10-30g 黄精① 解剖名。《目经大成》卷一:“膏中有珠,澄澈而软,状类水晶棋子,曰黄精,总名瞳神,均属乎肾。”即今之晶状体。凡病变则混浊而影响视力。② 中药名。功能补脾润肺,养阴生津。
性状鉴别
1.黄精根茎结节状。一端粗,类圆盘状,一端渐细,圆柱状,全形略似鸡头,长2.5-11cm,粗端直径1-2cm,常有短分枝,上面茎痕明显,圆形,微凹,直径2-3mm,周围隐约可见环节;细端长2.5-4cm,直径5-10mm,环节明显,节间距离5-15mm,有较多须根或须根痕,直径约1mm。表面黄棕色,有的半透明,具皱纹;圆柱形处有纵行纹理。质硬脆或稍柔韧,易折断,断面黄白色,颗粒状,有企多黄棕色给管束小点。气微,味微甜。
2.多花黄精 根茎连珠状或块状,稍带圆柱形,直径2-3cm。每一结节上茎痕明显,圆盘状,直径约1cm。圆柱形处环节明显,有众多须根痕,直径约1mm。表面黄棕色,有细皱纹。质坚实,稍带柔韧,折断面颗粒状,有众多黄棕色维管束小点散列。气微,味微甜。
3.滇黄精 根茎肥厚,姜快状或连珠状,直往2-4cm或以上,每一结节有明显茎痕,圆盘状,稍凹陷,宜往5-8mm;须根痕多,常突出,宜径约2m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有明显环节及不规则纵皱。质实,较柔韧,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平坦,颗粒状,有众多深色维管束小点。气微,味甜,有粘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