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或浸酒;或敷膏。
资源分布: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采收储藏:一般生长2年才能采挖。在10月下旬挖取,抖净泥土,去残留叶柄,待水分稍蒸发后,扎把,搭棚熏干,先用湿柴火熏烟,使当归上色,至表皮呈赤红色,再用煤火或柴火熏干。
炮制方法:
1、当归:拣去杂质,洗净,闷润,稍晾至内外湿度适宜时,切片晒干。
2、酒当归:取当归片,用黄酒喷淋均匀,稍闷,置锅内用微火炒,取出,放凉(每当归片100斤,用黄酒10斤)。
3、《雷公炮炙论》:凡使当归,先去尘并头尖硬处一分已来,酒浸一宿[2] 。
当归 - 用药禁忌
当归1、湿阻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2、《本草经集注》:恶闾茹。畏葛蒲、海藻、牡蒙。
3、《药对》:恶湿面,畏生姜。
4、《本草经疏》:肠胃薄弱,泄泻溏薄及一切脾胃病恶食、不思食及食不消,并禁用之,即在产后胎前亦不得入。
5、《本草汇言》:风寒未清,恶寒发热,表证外见者,禁用之。
6、用量过大 口服常规用量的当归煎剂、散剂偶有疲倦、嗜睡等反应,停药后可消失。当归挥发油穴位注射可使病人出现发热、头痛、口干、恶心等反应,可自行缓解。大剂量给药,可使实验动物血压下降,剂量再加大则血压骤降,呼吸停止。当归乙醚提出物毒性较强,少量即可造成实验动物死亡。临床使用当归不可过量,服药后也应注意有无不良反应。
7、过敏反应 有报道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引起过敏性休克。
8、用药不当当归辛香走窜,月经过多、有出血倾向、阴虚内热、大便溏泄者均不宜服用。用药不当会加重出血、腹泻等症状。
9、热盛出血患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10、《药性论》:恶热面。
11、《本草蒙筌》:当归甚滑,大便泻者须忌。
12、《雷公炮制药性解》:风邪初旺及气郁者,宜少用之。
13、《本草正》:凡阴中火盛者,当归能动血,亦非所宜。
14、《药笼小品》:不宜於多痰、邪热、火嗽诸症[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