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
紫草药名:紫草
汉语拼音:zi cao
英文名:Root of Sinkiang Arnebia,Root of Redroot Gromwell,Sinkiang Arnebia Root Redroot Gromwell Root, Root of Paniculate Onosm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Arnebia euchroma (Royle) Johnst.[Lithospermum euchroma Royle]
2、Lithospermum eryhrorhizon Sieb.et Zuce.[L.officinale l.subsp.erythrorhizon(Zieb.et Zucc.) Hand.-Mazz.]
3、Arnebia guttata Bunge[A.thomsonii C.B.Clarke]
功效分类:止血药;凉血药;清热解毒药。
科属分类:紫草科。
别名:藐、茈草、紫丹、紫芺、地血、紫草茸、鸦衔草、紫草根、 山紫草、红石根、野紫草、野麻灯、大紫草、红紫草、紫根、紫草根子、红条紫草。
性味:苦;寒。
归经:心经;肝经。
功能:凉血;活血;透疹;解毒。
主治:斑疹;麻疹;吐血;衄血;尿血;紫癜;黄疸;痈疽;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熬膏或制油涂。
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2500-4200m的砾石山坡、草地及草甸处。
2、生于向阳山坡草地、灌丛或林缘。
3、生于荒漠草原、戈壁、向阳石质山坡、湖滨砾石砂地。
资源分布:
1、分布于新疆、甘肃及西藏西部。
2、分布于东北地区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3、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北部、宁夏、甘肃西部、新疆、西藏。
药材基源:为紫草科植物紫草、新藏假紫草或滇紫草的根。
采收储藏: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炮制方法:
1、硬紫草:洗净,润透,切片,晒干。
2、软紫草: 拣去杂质,去苗,剪断。
3、《雷公炮炙论》:凡使(紫草),每一斤用蜡二两,溶水拌蒸之,待水干,取去头并两畔髭,细锉用[2] 。
紫草 - 用药禁忌
1、胃肠虚弱、大便滑泄者慎服。
2、《本草经疏》:痘疮家气虚脾胃弱、泄泻不思食、小便清利者,俱禁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