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芝是灵芝的红色品种,又名丹芝,以生长在江西庐山、安徽霍山的人工生态培植或半野生状态为最优,是灵芝中药效最好的种类之一。《本草纲目》记载赤芝:治愈百症,其功能应验,灵通神效,故名神芝,又名“神庐赤芝”俗称“灵芝草”,属多孔菌科类(Polyporaceae)、药食同源植物。 【科属】:经济真菌 -- 非褶菌目 -- 灵芝科 -- 灵芝属 【形态特征】: 野生赤芝 菌盖半圆形,肾形或近圆形,木栓质,宽5-15cm,厚0.8-1cm,红褐色并有油漆光泽,菌盖上具有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 ,边缘薄 ,往往内卷。菌肉白色至淡褐色,管孔面初期白色,后期变浅褐色,褐色,平均每毫米3-5个,柄侧生,或偶偏生,长3-15cm,粗1-3cm,紫褐色,有光泽,孢子褐色,卵形,9-12μm×4.5-7.5μm。子实体中等至较大或更大。《本草纲目》里记载:赤芝生霍山。即当今安徽霍山县境内大别山最高峰脚下、所产的椴木赤灵芝最好。赤芝分布于我国安徽、江西、湖北、河南、湖南、海南、广西、四川、陕西、贵州等地也有分布。 【药用功能】 赤芝从古代以来即有药用记载。可治疗神经衰弱、头昏、失眠、肝炎、支气管哮喘等各种疾病,还可治积年胃病和用做蘑菇中毒的解毒剂。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分别为70—80%。赤芝作为拥有数千年药用历史的中国传统珍惜药材,具备很高的药用价值,经过科研机构数十年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赤芝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血糖,控制血压,辅助肿瘤放化疗,保肝护肝,促进睡眠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疗效。此菌可利用菌丝体进行深层发酵培养。目前用它做原料加工生产多种保健品或药用产品。 【主治】:虚劳、咳嗽、气喘、失眠、消化不良,恶性肿瘤等。动物药理表明实验:赤芝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循环系统有降压和加强心脏收缩力的作用,对呼吸系统有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慧智,不忘。久食轻身不老。 【性味】:苦、平、无毒 【说明】:赤芝在我国南方地区大别山人工生态栽培最多(被称为霍山灵芝),也是药理和化学研究最详细、深入,常常被用于研制医药的一个品种。 【八大作用】:霍山灵芝为担子菌类多孔菌科灵芝属植物灵芝或紫芝的子实体。别名赤芝、红芝、灵芝草。由于赤芝在临床上所具有的特殊疗效,国内外对赤芝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现对其药理作用作如下综述。 一: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二:降血糖作用 三:保肝作用 四:抗衰老作用 五:抗炎镇痛作用 六:保护心脏作用 七:抗凝血作用 八:其它作用 :霍山灵芝提取物具有改善胰腺微循环障碍的作用;灵芝的水浸出液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此外灵芝提取物具有影响细胞内胆固醇集积,抗动脉硬化作用。 【药性简介】 赤芝又名灵芝草、菌灵芝、木灵芝、三秀、茵、芝、瑞草、铁菌。 据现代文献及所见标本,多为多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全株。性味甘平。赤芝主要含麦角甾醇、有机酸、氨基葡萄糖、多糖类、树脂、甘露醇和多糖醇等麦角甾醇、树脂、脂肪酸、甘露醇和多糖类,又含生物碱、内酯、香豆精、水溶性蛋白质和多种酶类。 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对灵芝的功效有详细的极为肯定的记载。现代药理学与临床实践进一步证实了灵芝的药理作用,并通过提取赤芝中多糖、灵芝多肽、三萜类、16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七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甾类、甘露醇、香豆精苷、生物碱、有机酸(主含延胡索酸),以及微量元素Ge、P、Fe、Ca、Mn、Zn、等有效成份能对症治疗心脑血管、消化、神经、内分泌、呼吸、运动等各个系统疾病,尤其对肿瘤、肝脏病变、失眠以及衰老的防治作用十分显著。 现在,赤芝作为药物已正式被国家药典收载,同时它又是国家批准的新资源食品,无毒副作用,可以药食两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