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
大叶柴胡药名:柴胡
汉语拼音:Chái Hú
英文名: RADIX BUPLEURI
别名:茈胡、地薰《神农本草经》、山菜、茹草《吴普本草》,柴草《品汇精要》。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煎服,3~9g
生态环境:生于沙质草原、沙丘草甸及阳坡疏林下。
资源分布:原产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各地。朝鲜、日本、苏联也有分布。
药材基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
采收储藏: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炮制:
柴胡: 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醋柴胡: 取柴胡片,照醋炙法炒干。
柴胡 - 用药禁忌
1、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2、大叶柴胡 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 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