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薄荷
【价格】面议
【规格】 统
【别名】蕃荷菜、菝蕑、吴菝蕑、南薄荷、猫儿薄苛、野薄荷、升阳菜薄苛、蔢荷、夜息药、仁丹草、见肿消、水益母、接骨草、土薄荷、鱼香草、香薷草

【性状】
性状鉴别 茎方柱形,有对生分枝,长15-40cm,直径0.2-0.4cm;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节间长2-5cm;质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披针形、卵状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至椭圆形,长2-7cm,宽1-3cm,边缘在基部以上疏生粗大的牙齿状锯齿,侧脉5-6对;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均有柔毛,下表面在扩大镜下可见凹点状腺鳞。茎上部常有腋生的轮伞花序,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萼齿狭三角状钻形,微被柔毛;花冠多数存在,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残香气,味辛、凉。
以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
【炮制】拣净杂质,除去残根,先将叶抖下另放,然后将茎喷洒清水,润透后切段,晒干,再与叶和匀。
【性味】味辛;性凉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解郁。主风热表证;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陷疹瘙痒;肝郁胁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不可久煎,宜作后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先或捣汁涂敷。
【注意】
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
1.《药性论》:新病瘥人勿食,令人虚汗不止。
2.《千金·食治》:动消渴病。
3.《本经逢原》:多服久服,令人虚冷;阴虚发热,咳嗽自汗者勿施。
4.《本草从新》:辛香伐气,多服损肺伤心,虚者远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