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中国江南各省均有分布,主产于四川。原植物生于山坡路旁、沟边以及林缘阴湿处。喜阴凉湿润环境,不耐寒。以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最宜生长。味甘、淡,性平。归肝胆肾膀胱经。功效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临床用名有金钱草、大金钱草、神仙对座草。中国各地作金钱草用的植物还有:唇形科植物连钱草(活血丹),药材称江苏金钱草;豆科植物金钱草,药材称广东金钱草;伞形科植物白毛天胡荽,药材称江西金钱草;旋花科植物马蹄金,药材称小金钱草。
金钱草 - 药材鉴定
金钱草性状鉴别
全草多皱缩成团,下部茎节上有时着生纤细须根。茎扭曲,直径约1mm;表面红棕色,具纵直纹理;断面实心,灰白色。叶对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宽卵形或心形,全缘,上面暗绿色至棕绿色,下面色较浅,用水浸后,透光可见黑色短条纹;叶柄细长,叶腋有时可见花或果实。气微、味淡。 以叶大、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 表皮外被角质层,有时可见腺毛。皮层宽广,薄壁细胞偶含红棕色分泌物;有分泌道散在,周围5-10个分泌细胞,含红棕色分泌物;内皮层明显。中柱鞘纤维微木化,断续成环。韧皮部狭窄,老茎的木质部偶有纤维。髓常成为空腔。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叶横切面:上表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类长方形,具角质层,无气孔。下表皮细胞形状与上表皮相似,有气孔。栅栏组织常1列,稀2列。海绵组织细胞4-6列,偶含红棕色色素块,分泌道散列,直径45um。主脉1条,于下面明显凸出。近表皮细胞处及韧皮部外面有厚角组织,维管束被维管束鞘包围。侧脉小,不发达。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呈波状,具角质层,腺毛红棕色,头部单细胞,类圆形,柄为多细胞,脱落后留有圆形基部,周围有放射状角质层纹理;下表皮细胞气孔不等式或不定式;叶肉组织有分泌道散在,含红棕色分泌物。被疏柔毛的茎、叶可见非腺毛,非腺毛有1-17个细胞,长60-1070 μm,基部直径15-53μm,平直或弯曲,表面具细条纹,胞腔含黄棕色物质,有的细胞缢缩。
金钱草 - 药理作用
金钱草排石作用
金钱草有利胆排石和利尿排石的功效口。用蝌蚪实验性草酸钙肾结石模型试验表明,金钱草煎汁对于预防和治疗蝌蚪实验性肾结石是有效的。麻醉狗半开放式记录系统实验结果表明,金钱草可引起输尿管上段腔内压力增高,输尿管蠕动增强,尿量增加,对输尿管结石有挤压和冲击作用,促使输尿管结石排出。一水草酸钙为尿路结石的主要成分,金钱草的醇不溶物中的多糖成分,对一水草酸钙的结晶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正常人尿液对一水草酸钙结晶生长的抑制作用与1.94×10(-5)g(生药)/ml所提取的多糖的作用相当。采用导电法发现精制多糖抑制一水草酸钙结晶生长百分率高于水煎液醇沉部分。
抗炎作用
金钱草50g/kg及其总黄酮及酚酸物3.75g/kg腹腔注射,对组胺引起的小鼠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部炎症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注射蛋清引起的大鼠踝关节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免疫系统作用
金钱草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玫瑰花试验:金钱草小鼠脾细胞与绵羊红细胞形成玫瑰花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即便在停药后10天仍受抑制,其程度与环磷酰胺相似。金钱草与环磷酰胺合用抑制更明显。皮肤移植排斥反应:金钱草组和环磷酰胺组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出现的时间,均比对照组晚,两药并用组尤甚。 金钱草对体液兔疫亦有抑制作用。免疫的小鼠,服金钱草组溶血素生成受抑,血清中含量约为对照组的1/2;金钱草组小鼠生成钩端螺旋体凝溶抗体受抑,血清中滴度一般低于对照组;金钱草与环磷酰胺并用,作用尤为显著。 金钱草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其吞噬功能百分率为对照组的两倍;给小鼠注射葡萄球菌后不同时间检查嗜中性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可见金钱草组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注射后4、6、8小时最明显。
对血管平滑肌及人血小板的作用
金钱草对血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对试管内ADP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性味甘、咸,微寒。
归经: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通淋,消肿。用于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