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桔梗
类别:化痰止咳平喘药 拼音:JIE GENG 拉丁:Radix Platycodonis 别名:白药、梗草、苦梗、苦桔梗、大药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下部渐细,有的有分枝,略扭曲,长7~20cm,直径0.7~2cm。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不去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具纵扭皱沟,并有横长的皮孔样斑痕及支根痕,上部有横纹。有的顶端有较短的根茎或不明显,其上有数个半月形茎痕。质脆,断面不平坦,形成层环棕色,皮部类白色,有裂隙,木部淡黄白色。无臭,味微甜后苦。 产地:我国各地均产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 性味归经:平;苦、辛;归肺经 功能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烧灰研末敷。 禁忌:阴虚久咳及咳血者禁服;脾胃虚弱者慎服。内服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1. 陶弘景:桔梗,近道处处有。叶名隐忍,二、三月生,可煮食之。俗方用此,乃名荠苨。今别有荠苨,能解药毒,所谓乱人参者便是,非此桔梗,而叶甚相似,但荠苨叶下光明滑泽无毛为异,叶生又不如人参相对者尔。 2.《唐本草》:人参苗似五加阔短,茎圆,有三、四桠,桠头有五叶。陶引荠苨乱人参,谬矣。且荠苨、桔梗,又有叶差互者,亦有叶三、四对者,皆一茎直上,叶既相乱,惟以根有心无 【拼音名】Jú Gěnɡ 【英文名】Platycodon Root 【别名】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茹、房图、荠世纪、苦梗、苦桔梗、大药、苦菜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tycodon grandiflorus (Jacq.)A. DC. [Campanula grandiflora Jacq.] 采收和储藏:播种两年或栽培当年秋季采挖,割去茎叶,挖出全根,洗净泥土,乘鲜用碗片或重型片刮去外皮,放清水中浸2-3h,挥起,晒干;或去芦切片,晒干。 【原形态】桔梗 多年生草本,高30-120cm。全株有白色乳汁。主根长纺锤形,少分枝。茎无毛,通常不分枝或上部稍分枝。叶3-4片轮生、对生或互生;无柄或有极短的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2-7cm,宽0.5-3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尖锯齿,下面被白粉。花1朵至数朵单生茎顶或集成疏总状花序;花萼钟状,裂片5;花冠阔钟状,直径4-6cm,蓝色或蓝紫色,裂片5,三角形;雄蕊5,花丝基部变宽,密被细毛;子房下位,花柱5裂。蒴果倒卵圆形,熟时顶部5瓣裂。种子多数,褐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草坡、林缘或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区。 【性状】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或纺锤形,下部渐细,有的分枝,长6-20cm,直径1-2cm。表面淡黄白色,微有光泽,皱缩,有扭曲的纵沟,并有横向皮孔玟痕及支根痕,有时可见未刮净的黄棕色或灰棕色栓皮;上端根茎(芦头)长0.5-4cm,直径约1cm,具半月形的茎痕,呈盘节状。质硬脆,易折断,折断面略不平坦,可见放射状裂隙,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棕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甜、苦。 以根肥大、白色、质充实、味苦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有时残存;木枪细胞偶含草酸钙小?骄АFげ愦啊H推げ靠砉悖獠嘤惺庇辛严叮煌獠嗳推ど湎呓ネ淝簧腹苋河肴楣苋喊樯骶断蛏⒘校楣鼙诼院瘢诤谱厣帕W次铩P纬刹愠苫贰D局什康脊艿ジ錾⒃诨蚴鱿嗑郏┥渥磁帕校荒旧湎呓峡怼1酒繁”谙赴仗恰? 粉末特征:米黄色。①菊糖众多,用冷水合氯醛液装置,薄壁细胞中的菊糖团块呈扇形。②乳汁管为有节联结乳汁管,直径14-25μm,内含浅黄色油滴及颗粒状物。③梯纹、网纹及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6-72μm。④木薄壁细胞纵面观长方形,末端壁微波状弯曲。未去净外皮的可见木栓细胞,淡棕色,有的含细小草酸钙结晶。 【炮制】 拣净杂质,除去芦头,洗净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1.《雷公炮炙论》:凡使桔梗,去头上尖硬二三分巳来,并两畔附枝子,细锉,用百合水浸一伏时。漉出,缓火熬令干用。每修事四两,用生百合五分,捣作膏投于水中浸。 2.《纲目》:桔梗,今但刮去浮皮。米泔水浸一夜,切片微炒用。 【性味】味苦;辛;性平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胞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