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防风。 别名: 山芹菜、白毛草、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韭、百种、屏风、关防风、川防风、云防风、东防风。 汉语拼音:fang feng 英文名:Divaricate Saposhnikovia Root, Root of Divaricate Saposhnikovia。 归经:膀胱经;肺经;脾经;肝经。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3]疮疡初起 。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 功效分类:解表药;祛风药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山东等地。 生态环境:生于草原、丘陵和多古砾山坡上。 采收和储藏:一般于地苛种第2年的冬季收获,如选地不当或管理不善,则需3-4年收获。采挖后,去掉残茎、须根及泥土,晒至九成干时,按粗细长短分别扎成小捆,再晒或炕干。 炮制方法: 防风-原植物性状 1、防风: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2、炒防风:取防风片,置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放凉。 3、炭制:取防风片置锅内,用中火炒至外呈黑色,内呈黄褐色为度。喷洒清水适量,灭尽火星,取出,晾一夜。 4、蜜炙:取防风,加蜜炒至蜜被吸尽,放冷即可。每防风片1kg,蜂蜜0.3kg。[4] 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根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下部渐细,有的略弯曲,长15-30cm,直径0. 防风 5-2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纵皱纹、多数横长皮孔及点状突起的细根痕。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有的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有的五纹上残存棕褐色毛状叶基。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散生黄棕色油点,木部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以条粗壮、断面皮部色浅棕、木部色浅黄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5-30列木栓细胞。皮层窄,有较大的椭圆形油管。韧皮部较宽,有多数类圆油管,周围分泌细胞4-8个,管内可见金黄色分泌物;射线多弯曲,外侧常成裂隙。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色分泌物;射线多弯曲,外侧常成裂隙。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甚多,呈放射状排列。根头处有髓。薄壁组织中偶见石细胞。 粉末特征:淡棕色。 ① 油管直径17-60μm,充满金黄色分泌物。 ② 叶基维管束常拌有纤维束。 ③ 网纹导管直径14-85μm。 ④ 石细胞少见,黄绿色,长圆形或类长方形,壁较厚。 药物应用鉴别 荆芥与防风均有疏风解表作用,药力缓和,二者皆可治疗风寒表证,或风热表证。但防风祛风解表治全身疼痛的效果较荆芥好,而荆芥发汗解表之功较防风强,解表发汗,两者常同用,荆芥又可用于风湿痹痛。 商品规格 按大小粗细分为二等。 1、一等:根圆柱形,表面有皱纹,顶端带有毛须,外皮黄褐色或灰黄色;质松较柔软,断面棕黄色或黄白色,中间浅黄色;根长15cm以上,芦下直径0.6cm以上。 2、二等:根偶有分枝,芦下0.4cm以上,其余同一等。 编辑本段人工栽培防风生物学特性 喜凉爽气候,耐寒,耐干旱。宜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酸性大,粘性重的土壤中种植。 栽培技术 用种子、根插繁殖。种子繁殖: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秋播在9-10月进行。条播按行距30cm开沟,深2cm,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盖平,盖草浇水。播后20-25d即可出苗,1hm2用种子15-30kg。根插繁殖:在收获时或早春,取粗0.7cm以上的根条,截成3-5cm长段,按行株距50cm×15cm。1hm2用根量750kg。也可将种根于冬季按行株距10cm×50cm假植育苗,待翌年早春有1-2片叶子时移栽定植。 田间管理 苗高5cm时,按株距7cm间苗,苗高10-13cm时,按株距13-16cm,定苗。6月前除草、培土,6月上旬和8月下旬各追肥1次。两年以上植株,除留种外,应及时摘除蓊苔,应在叶片开始扩展的时候,向叶面上喷施药材根大灵。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药用含量大大提高。同时要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防治效果。在秋末要做好越冬防寒保温工作,确保安全越冬。 病虫害防治 病害的白粉病,夏、秋季为害,发病时喷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或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25%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虫害有黄凤蝶,5月开始为害,在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喷杀。黄翅茴香螟,现蕾开花期发生,在早晨或傍晚用90%敌虫800倍液或Bt乳剂3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