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多年生草本。鳞茎半球形,直径1.5~6厘米,有2~3片肉质的鳞片。茎单一,直立,圆柱形,高50~80厘米。叶无柄;茎下部的叶对生,罕互生,狭披针形至线形,长6~17厘米,宽6~15毫米;中上部的叶常3~5片轮生,罕互生,叶片较短,先端卷须状。 甄权《药性论》谓贝母作末酒服,治产难及胞衣不出;近人保生无忧散一方,为催生保产灵药,内有贝母,程钟龄释之谓贝母滑润,义皆本此。
而注《本经》者仅以为下乳汁,恐非真旨。
主金疮者,苦降清热之功也,不仅可以内服,亦可外作掺药。
后人以象贝通治阳证痈疡,消肿退热,殊有捷效,亦本于此。
主风痉者,苦寒清热,泄降定风之功也,
《别录》疗腹中结实、心下满,皆指邪热窒塞之证,苦泄散结,皆能主之。
洗洗恶风寒者,风寒外袭于皮毛,内合于肺,象贝清泄肺气而辛能疏散,其效可知。
目眩为肝阳上乘,项直为风邪外感,苦降泄风,辛泄疏散,治之宜也。
咳嗽上气,又痰热之侵肺,苦泄清金而又降逆之功用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