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 药品简述 白芍药名:白芍 汉语拼音:bai shao 英文名:RADIX PAEONIAE ALB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PaconialactifloraPall.[P.albifloraPall.] 2、PaconialactifloraPall.var.trichocarpa(Bunge)Stern[P.albifloraPall.var.trichocarpaBunge;P.yuiFang] 别名:金芍药、芍药。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 主治: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2g;或入丸、散。大剂量可用15-30g。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灌木丛中、山坡草地和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芍药科植物芍药(栽培品)及毛果芍药的根。 采收储藏:9-10月采挖栽培3-4年生的根,除去地上茎及泥土,水洗,放入开水中煮5-15min至无硬心,用竹刀刮去外皮,晒干或切片晒干。 炮制: 1、白芍《金匮玉函经》载:"刮去皮。"《雷公炮炙论》:"于日中晒干,以竹刀刮上粗皮并头上了,锉之。"《世医得效方》:"去芦,铡碎。"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条,浸至六、七成透,闷润至透,切薄片,干燥。 2、炒白芍:《经效产宝》载:"炒黄。"《妇人良方》:"微炒。""炒焦黄。"现行,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放凉。炒用性缓,柔肝,和脾,止泻。 3、酒白芍:《扁鹊心书》载:"酒炒。"《汤液本草》:"酒浸。"《炮炙大法》:"酒浸蒸切片。"《本草崇原》:"切片,酒润,覆盖过宿。"现行,取白芍片,喷淋黄酒拌匀,稍闷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白芍片100kg,用黄酒10kg。酒制行经,止中寒腹痛。 4、醋白芍《纲目》载:"醋炒。"现行,取白芍片,用米醋拌匀,稍闷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白芍片100kg,用米醋15kg,醋炒敛血、止血。 5、土炒白芍《时病论》载:"土炒。"现行,取灶心土(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用中火炒热,倒入白芍片,炒至表面挂土色,微显焦黄色时,取出,筛去土粉,放凉。每白芍片100kg,用灶心土20kg。 6、白芍炭《丹溪心法》载:"炒成炭。""烧灰存性。"《医学纲目》:"煅存性。"现行,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焦黑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凉透。制炭止血。此外,还有煨白芍、盐白芍、麸炒白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