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 简介 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部,味苦、辛,性微温。入肺经。能祛 痰止咳,并有宣肺、排脓作用。其嫩茎叶和根均可供蔬食。盛产于我国东北部地区,是朝鲜族的特色菜。 出处:《神农本草经》 功效分类: 止咳药、祛痰药。 相关药材: 洱源土桔梗、 桔梗芦头。归经: 肺经。 功效: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 药方选录 1、治肺痈、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金匮要略》桔梗汤 2.治痰嗽喘急不定:桔梗一两半。捣罗为散,用童子小便半升,煎取四合,去滓温服。《简要济众方》 3.治喉痹及毒气:桔梗二两。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千金方》 4.治牙疳臭烂:桔梗、茴香等分.烧研敷之[1].(《卫生易简方》) 使用注意 本品性升散。凡气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晕、阴虚火旺、咳血等不宜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慎服。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 不良反应: 1.本品服后能刺激胃粘膜,剂量过大,可引起轻度恶心,甚至呕吐。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慎用,剂量也不宜过大。 2、本品桔梗皂苷有较强的溶血作用,故只宜口服,不能用于注射;口服后桔梗皂苷在消化道被水解而破坏,即无溶血作用。 3.给小鼠皮下注射,最小致死量为770mg/kg。 注:白桔梗尤为珍贵! 桔梗的药(毒)理学 桔梗皂甙有溶血作用,不能用于注射,口服后在消化道水解破坏,即无溶血作用。给小鼠皮下注射,最小致死量为770mg/kg。 小鼠灌胃桔梗煎剂的半数致死量为24g/kg,兔灌胃本品煎剂40/kg,于24小时内5兔全部死亡,剂量为20/kg时,则全部存活,桔梗皂甙有很强的溶血作用,其溶血指数与来源产地和生长年限、采集时间、加工方法等而异,从1:100 到1 :1000 不等,韧皮部的溶血作用为本质部的4.4-6.5倍,不去皮的桔梗溶血作用略大于去皮桔梗。因此桔梗不可注射给药。小鼠皮下注射的最小致死量为770mg/kg。粗桔梗皂甙灌胃小鼠和大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420mg/kg和人于800mg/kg,皮下注射分别为22.3mg/kg和14.1mg/kg。灌胃大剂量桔梗皂甙,可反射性兴奋呕吐中枢,可引起恶心、呕吐。 选方 ①治肺痈,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金匮要略》桔梗汤) ②治痰嗽喘急不定:桔梗一两半。捣罗为散,用童子小便半升,煎取四合,去滓温服。(《简要济众方》) ③治喉痹及毒气:桔梗二两。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千金方)) ④治寒实结胸,无热证者: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上三味为散,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伤寒论》白散) 医学作用 【化学成分】 根含多种皂甙, 水解后分得的皂甙元有:桔梗皂甙元(platycodigenin), 以及少量的新远志酸(polygalacic acid)、桔梗酸A、B、C(platycogenic acid A,B,C).此外, 从皂甙中尚分得前皂甙元(prosapogenin), 为次级甙, 是桔梗皂甙元-3-0-β-葡萄糖甙.由总皂甙中分得桔梗皂甙C(platycodoside C),水解生成桔梗皂甙元和葡萄糖、木糖、鼠李糖、阿拉伯糖(2∶1∶1∶1).根另含α-菠菜甾醇、α-菠菜甾醇-β-D-葡萄糖甙、桦皮醇(betulin)、桔梗聚果糖(platycodinin)、氨基酸.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略 【理化鉴别】 粉末或切片遇α-萘酚-浓硫酸试液显紫堇色(菊糖反应). 【含量测定】 取本品粗粉约4g, 精密称定, 置索氏提取器中, 加甲醇25ml, 浸泡15小时后, 再加甲醇25ml, 加热回流6小时, 放置过夜, 滤过, 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15~2Oml, 放冷, 加乙醚50ml, 振摇摇, 放置至澄明, 弃去上清液, 沉淀分次加甲醇(2Oml、10ml、5ml)加热使溶解, 放冷, 滤过, 合并甲醇液, 置水浴上浓缩至15~20ml, 放冷, 加乙醚50ml, 振摇, 同上法处理, 合并甲醇液, 置已恒重的蒸发皿中, 于水浴上蒸发至干, 在105C干燥至恒重, 计算, 即得.本品含总皂苷不得少于6.0%.成分分析研究进展:略 【药理作用】 桔梗煎剂以1 g/kg给麻醉狗灌胃, 可使呼吸道分泌增加;桔梗皂甙粗品具有镇静、镇痛及解热等中枢抑制作用, 并有抗炎及镇咳祛痰、扩张血管、降压、抗溃疡作用;桔梗甲醇提取物及粗皂甙灌服, 可增强小鼠碳粒廓清速率.桔梗皮也有祛痰作用.桔梗皂甙有溶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