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 - 药品简述
猪苓药名:猪苓
汉语拼音: Zhū Línɡ
英文名: POLYPORU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Grifola umbellatus(Pers.)Pilat]
别名:野猪粪、豕零、猳猪屎、豕橐、豨苓、地乌桃、野猪食、猪屎苓。
性味:甘、淡,平。
归经:归肾经、膀胱经。
功能:利水渗湿。
主治: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用法用量:煎汤,2~4钱;或入丸,散。
生态环境:生长在山林中柞树、枫树、桦树、槭树、橡树 、榆、杨、柳、竹等的根上,性喜松软凸起不易长草的土壤中,雨季常在凸起处生有一茎多头蘑菇状的子实体。
资源分布:陕西、河南、河北、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湖北等地亦产。陕西、云南产量较大,陕西产者质量最佳。
药材基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Fries的干燥菌核。
采收储藏:南方全年皆采,北方以夏、秋两季为多。挖出后去掉泥砂,晒干。放干燥通风处。
炮制:除去杂质,浸泡,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猪苓 - 用药禁忌
无水湿者忌服。
1、《医学启源》:"猪苓淡渗,大燥亡津液,无湿证勿服。"
2、《医学入门》:"有湿症而肾虚者忌。"
3、《得配本草》:"目昏、无湿而渴,二者禁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