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简介
羌活一药,既能发汗解表,又可祛风湿而止痛,但在作为发汗解表药时, 应将它的祛风止痛功效密切结合起来,即在临床上用于风寒表症时,必须兼有头痛或骨节疼痛等症,才考虑使用。至于用治风湿痹痛,不论有无表症,都可应用。根据近年来临床实践体会,该品退热的功效很好,可配合清热药如蒲公英、板蓝根等品治风热表症,而且一般在热退之后无再度发热现象。 但该品气味浓烈,用量过多,易致呕吐,故在使用时必须注意患者的胃内情况,掌握适当剂量。
【产地】:四川 【规格】:羌活片/个子 【别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 【归经】:归膀胱;肾经。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效】: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 【考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科属分类】:伞形科。 【功效分类】:解表药;祛风湿药。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 【用药禁忌】:1.该品辛香温燥之性较烈,故阴亏血虚者慎用。阴虚头痛者慎用。 2.血虚痹痛忌服。 3.《本草经疏》:血虚头痛及遍身疼痛骨痛因而带寒热者,此属内证,误用反致作剧。 药材性状 羌活药材因药用部分和形态不同而有蚕羌、竹节羌、大头羌、条羌等数种。 主产于四川(称川羌活)、甘肃、青海(称西羌活)。此外,陕西、云南、新疆、西藏等地亦产。 炮制加工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或低温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