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 - 药品简述
野菊花药名:野菊花。
汉语拼音:ye ju hua。
英文名:Flower of Indian Dendranthema, Wild chrysanthemum。
功效分类:清热药;解表药;清热解毒药。
科属分类:菊科。
别名:山菊花、千层菊、黄菊花。
性味:味苦;辛;性平。
归经:归肺经;肝经。
功能:清热解毒;疏风平肝。
主治: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可用至30-60g。外用:适量,捣敷;煎水漱口或淋洗。
生态环境:
1、生于山坡草地、灌丛、河边水湿地,海滨盐渍地及田边、路旁。
2、生于山坡、岩石上、河谷、河岸荒地上。
资源分布:
1、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
2、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野菊和岩香菊的花。
采收储藏:秋季开花盛期,分批采收,鲜用或晒干。
野菊花 - 用药禁忌
1、脾胃虚寒者,孕妇慎用。
2、不良反应及治疗:口服野菊花煎剂可醇浸膏,作用缓和,副作用较少,少数患者可致胃部不适,胃纳欠佳,肠鸣便溏等消化道反应,注射剂偶可引起腹泻,阴道后穹隆注射时,有一定刺激作用。
|